一切挫折,不过只是过眼云烟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5-01-23 | 浏览:406次 ]

挫折已是家常便饭。不一定每一次都那么惊天动地,有可能只是小到在高速上被别人超车,听到别人对自己外貌的差评,或者稍微严重一点的经历——在上岗中落马,或者更甚,被老板炒了鱿鱼。

但这些不顺有时会让我们深受其扰,甚至陷入泥潭,被挫败的经历打击得神经脆弱。

当我们开始觉得,这些失败的经历一定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错因,或者是别人都在和自己对着干,或者别人的出言不逊句句属实,这个世界在我们眼里就会变的冷酷,而自己则是被束缚手脚的边缘人。

但如果问题没出在我们身上呢?如果我们把自己从等式里捡出来,审视一番说,“这是他们的故事,而我并非本色出演。”,又会如何呢?

如果我们足够相信自己,那些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既不会让我们自我膨胀,也不会让我们妄自菲薄。我们对于自我的了解确保了外部评价影响的最小化。有了自信,他人的认可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四条合约》当中, 作者堂·米格尔·路易兹提倡将一切看淡的处世态度,而每个人的不同价值观则是挂在墙上的由经历编织而成,由环境加以限制的花式挂毯。毕竟个人的经历和教育背景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启蒙和源泉。“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以你为中心,而是以他们自己为中心的。所有人都活在自己钩织的梦境里;而每个人的梦境都是迥然不同的。”这是米格尔·路易兹所著《四条合约》中的一句金玉良言。

当我们对别人加以评判的时候,那个被评判的人其实无关紧要,主角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评价和感知。

年幼的孩子也无法幸免于被他人恶语相向的困境。有一天,我的女儿放学回家,伤心地说班里的一个女孩说她蠢。女儿沮丧极了,把这句话看得很重。我问她说,“那你觉得你蠢吗?”女儿(惊讶于我的问题)回答说,“不,我才不蠢。”

“那不就行了,”我回答,“你又不蠢。”

谁能参透另一个女孩说这句话的原因呢?可能她那天过的极为不顺,可能家里发生了不幸,但不管怎么说,这句话和我女儿的本质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揭露了关于说话那女孩的某些性格特点。

我告诉女儿,如果有人故意出言不逊,她可以简单回答那人一句“亲,你真会说笑”。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到你,或者卷入不必要的争端。很简单,只要不要配合出演就行了。

因为那句话可能并不是针对你的,虽然你觉得世界都在跟你对着干,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围着自己做轴心转动。

你能想象到一个更胸怀坦荡的世界吗?你坐在自己的舒服角落里,对自己的角色了如指掌?试着去想象吧。当我们达到这种坦荡的境界,整个世界都仿佛敞开大门迎接,不需要验证,也没必要打卡。

所以如果下次再有人超你车,再借你过嘴瘾,不要太在意,让这些随风而去,让发出攻击的人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不要把负面情绪请到自己的世界里来。云淡风轻地为人处事是自我认可的路上迈出的一大步,而众所周知的是,自我认可相比怀愁记恨,是更理想更愉悦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