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浅谈学生及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1-09-19 | 浏览:212次 ]

浅谈学生及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重点有以下几方面:道德素质,心智素质,审美素质。

 

  (一)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指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在内的道德评价系统。这种道德评价系统是外在道德要求内化的结果。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外部道德要求的内化,而这种内化又是以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为中介。当今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有两个误区:其一,有些人认为,有了道德渗透,开了德育课,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自然达到了。例如,有的学校开德育课时,教给学生什么是勤,什么是助人为乐;怎样做才叫勤,怎样做才叫助人为乐;然而却没有认真考虑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观念是否内化为学生道德评价系统的一部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道德评价系统的一部分。例如,有一位教师为了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经常组织学生去帮助孤寡老人,活动后让学生们讨论这样做的意义。通过道德行为锻炼,不仅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促进了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哪些途径更能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是今后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误区之二,过分重视正面宣传,难以使学生形成全面、稳定的道德评价系统。

 

  例如,在爱国意识教育过程中,我们提供给孩子的多是一些正面材料,当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一定的道德评价系统。可当学生(尤其是中学生)面对与教师描述皆然相反的事实的时候,学生的道德评价系统很容易发生动遥所以,在道德素质教育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多方面的素材,让学生去分析、归纳,从中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提高学生道德评价的能力,也相应地使学生获得较为稳定的道德评价系统。

 

  总之,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内在稳定的道德评价系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做事、真正学会做人。

 

  (二)心智素质。心智素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素质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心智素质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学生的心智素质指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面临问题的诸多能力的总和。提到解决问题能力,很多人会联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心智素质与学习方法密切相关,但这不意味着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提高了心智素质。学习的方法很多,从学习的程序来看,包括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做笔记方法、解题方法、复习方法、自学方法、应试方法等;从心理内容看,包括观察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等。如果我们停留在各种方法的传授,则又回到了应试的教育的老路。因为“方法”的东西,一经熟练就可以变为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并不是表现在认识结构中知识点的多少,而表现在认知结构中知识点排列的合理性、运用知识点的自如性。一个学生能叙述出解某一类型题的多种方法,但并不一定解出与类型题略有区别的习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那就要使学生获得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调控能力。即学习策略。心理学家也常把策略视为“方法的方法”。要使学生获得学习的策略,就要鼓励学生就某一具体课题探索多种解答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获得对学习方法的调控能力,在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其它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脑心智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审美素质。审美素质决定个体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审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获得美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小学,音、体、美等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是中小学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新课程计划明确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在审美素质教育中也存在两大误区:其一,有人认为音、体、美是素质学科,而视语、数、化、物等学科为非素质学科。有的小学甚至削弱文化知识的教学,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所谓“素质学科”。实际上,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全面素质教育,应给予审美素质以充分的重视,万万不可“矫往过正”。

 

  误区之二,有的校长认为,一所学校只有出几个音、体、美的尖子才表明素质教育搞得好。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至于操作能力的发展是专业学校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搞的好不好,是以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个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