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开学前的心病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2-07-23 | 浏览:114次 ]


       教师这个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常见的答案就是——假期。是啊,长达几十天的带薪假期,绝对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丰厚犒赏。不过,在这令人垂涎的待遇背后,也有很多附加的条件,如早晨七点半上班,整天应付一群不服管教又厌学的孩子,抓分数、维持纪律,同难缠的家长打交道,完成随时出现的写论文、上公开课等任务,工资低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20年之后职位和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指责等等。这就是中小学教师面对的现实。想到这些,足以令那些眼馋教师职业的人冷静下来,也能帮助我们去理解教师在开学前的心情。
  
  一个学期大约是五个月,对很多教师来说,前两个月辛苦而漫长。到了期中考试前后,“假期就要到了”的想法成为很好的安慰剂。快到期末考试时,教师们的心情最好,就像存了一大笔钱还没开始花那种非常富有、满足的感觉。
  
  眼下这个时候,也就是八月底,不少教师心情烦躁不安,K是其中一个。美好的假期结束了,那种在别人上班时悠闲逛街和旅游的愉快心情也结束了,接下来五个月的工作就是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上个学期曾经困扰过她的问题此时再次出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未来向哪里发展?继续当教师还是改行?先要个孩子还是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改行要去做什么?如果继续干,是应付着干下去还是干出点名堂来?
  
  当这些问题令K头疼时,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她一般会去逛街购物、和朋友聚餐,用快乐冲淡烦恼。不过问题没有解决,终究还是要冒出来的,所以每到开学前,就是K心病复发的日子。这次,K想换一种方式来面对烦恼,她选择了心理咨询。
  
  K是一名年轻女性,已婚,无子女,任职于某普通中学,教龄七年。对K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高中毕业时K对专业无特别喜好,大学志愿是父母帮着填的。师范毕业以后,就业机会不多,K就顺理成章地当了老师。
  
  工作前几年,K一直跟着师傅,努力地学习怎么教书、怎么管学生。现在,她已能独立应对日常工作,但是对将来的发展感到困惑。每天的工作只是单调地重复,看不到发展前景,K觉得自己陷入了职业倦怠当中。
  
  K的问题,可以看作职业生涯发展问题。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出现倦怠是正常现象。但是,出现职业倦怠后如果不能积极地调整、适应,就可能会发展成职业衰竭。届时,整个人就好像被工作耗尽了似的,出现一系列症状。工作5至10年的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这样的背景下,K的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有一种说法,人分为事业型和家庭型。这种分类并不全面,实际上,走极端只顾一头的人很少,现实当中还是混合型的人居多。对于K,我们不能说她很有追求,也不能说她没有追求,她是个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的普通人。
  
  K起初认为自己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走哪条路是对的。实际上,她走任何一条路都可能是对的。问题不在于选择什么,而在于做出选择之后怎么办。因为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之后,都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解决很多问题。K之所以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总想把风险降到最低——想改行担心不成功,想继续干担心干不出名堂,想混日子担心就此平庸下去,想生孩子担心延误专业发展。究竟怎么做才风险最小呢?她目前的选择是“维持现状”,但是这种“不作为”也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不比前面几种小,因为她损失了时间和机会。
  
  为什么K会如此惧怕和回避风险呢?我们可以从她学生时代的理想看出些兆头。“找一份轻松而又收入不错的工作”,可以说K早期的职业观为“工作是谋生手段”,而不喜欢有挑战、有风险的工作。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她对工作的看法已不再停留在“谋生手段”这个比较低的层次上,萌发了对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需求,(K并没有抱怨收入低,因此她考虑改行的动机应该不是钱),而实现这种需求最好的途径就是完成一些有挑战性、有风险的任务。惧怕风险是K早期职业观衍生出来的思维方式,渴望挑战是K成长之后产生的心理需求,这种矛盾虽然带来痛苦,但却不是坏事。
  
  虽然K不满足于师傅那样的“做一辈子合格教书匠”的职业生涯,但是与师傅长期相处也限制了她的眼光,使她看不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更高层次——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甚至于做一个管理者或教育家,去影响和改变现行的教育。鉴于K对教师职业只是感到厌倦而不是厌恶,而且对其他专业并无明显兴趣趋向,我们不能否认K在教育行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改行并不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至于生孩子,对于大部分职业来说,它和专业发展是两回事,并不矛盾。
  
  以上这些分析帮助K澄清了自己的问题,使她的精神状态也逐渐振作起来。经过认真的思考,K觉得改行不是自己的首选,接下来这段时间可以试着在教师工作中寻找成就感。我们很快找到了一个着力点:K在谈话中提到她总是为写个人总结发愁,每次自己把这一年的工作描述出来,都感觉和上一年差不多,认为自己只是在重复做过去的事,特别没有成就感。其实,K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是有一些想法的,只是没有积极地去实施自己的想法,而总是随大流。如果在开学前认真考虑自己下一个工作总结的内容,并把它写出来,一定会有帮助。
  
  心理咨询结束之后,K完成了这项作业,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很有方向感”,同时她开始阅读一些时间管理、生涯规划方面的书籍。也许一年之后她会选择改行,不过,她的心态一定比现在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