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一个初中生的自述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1-09-09 | 浏览:250次 ]

一个初中生的自述


        初中三年,人生剧变的三年,对于任何人都如此。只由于三个字:青春期。或许,只有时至今日,我渡过了它,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它是“暴风雨”。

        遭青春之遇

        青春,三年的青春,那初中的三年,让自己最为痛苦的回忆,或许这只是对我而言的特别。可从另一角度看,初中三年是青春期的开始,是个人生理,心理水平波动最为剧烈的三年。成长,可以美好,也可能痛苦,而对我而言那三年的成长却是一片迷茫。

        生理上性的发育,心理上渴求认同与独立。用这两句话来简单总结那时的特征是通俗而较全面的。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我正在看《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可以说,中国应试教育的死板,学校性教育的匮乏是一大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人生的成长必然呼唤着长大,盼望着独立。生理上的变化是基本的,自然的,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客观原因:进入初中后,自己的家离学校越来越远了,可以说,当时自己是住得最远的一个,不只是在班上,甚至是在全年级这个范围内。这自然会对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便,对我而言抑或是一种“挑战”。然当时的我能克服以上这诸多困难吗?历史证明:不能。下面先开始我的故事:

        个性

        带着一身“小学生”气的我进入了初一的生活,自己的烦恼无从解决,只是能忍就忍,对别人也是十分恐惧,沉默寡言,很快成为班级中某些同学的“靶子”。

        那时,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轮流值日,在每日放学后打扫卫生,而我所要乘坐的“通勤车”会于放学后几分钟便到校门口停靠,且是即停即走。我于是早早做好搭公交车的准备。扫地间,看到校门口,通勤车来了。此时,同组的一个同学还笑着说:“你的车来了!”我没有说什么,看着车开走了,默默的扫完地后,独自走到了公交车站。等了许久,却一直没有回家的车。很少独自出远门的我并不知晓,晚间有些公交车停开了,回家必须转车。从下午7点,等到晚上8、9点的我只好坐两趟公交车才回家。

        从表面上说,搭车只是一件小事,但也令自己增加了烦恼。由于有许多同学都在搭车,换句话说,都是一大群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面子”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男生而言。而生性胆小怕事的我,也时常不敢去挤车,却也担心自己坐不到座位,或者被别人笑话。所以,我一般起床很早,但关于搭车的麻烦却不可避免,继而又发生了这样的片段:

        一天,我下定决心不坐通勤车,却更早便出了家门,直接坐上了公交车,到了学校。此时,通勤车还没有开来,我就站在校门口等。不久,车来了,我便站在一旁看着同学一个一个从车门口往外挤,自己体会着置身事外的喜悦。

        下面又是一个关于此的片段:坐通勤车需要办理一个乘车证,也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而车上的座位有限,办证时会依先后顺序进行编座号。初三那年,由于母亲办证稍晚了一些,我未能编上座号。当时自己十分烦恼。

        其实,关于搭车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有的或已遗忘,有时也会突然想起:三年的初中,坐了三年的车,一次又一次,也不知有了多少次,一个又一个,亦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

        以上的故事,在此时看来,有人会笑话,觉得实在是太幼稚了。而作为自己,却更多的只是一种理解的哀愁。为了值日而放弃搭车,感到大可不必,可以自己提前扫地或快速完成,不用说,怕老师责备。实际上,只要自己向老师解释,也就不必如此了;花钱坐公交车提前到校,也只是得到短暂的快乐,实际上却是一种自欺欺人;而那个座号,只是一个号码,许多同学都不会对号入座……好了,说了这么多理由,对吗?听来确是很有道理,但此时的我仍要说,都不对,因为这些道理对于那时的我是无法理解,虽然可以提前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让老师减轻我的值日任务;虽然实际上没人会在意谁第一个下车,第一个到校;虽然没人会注意到别人乘车证的编号……无论有多少“虽然”,却总有一个但是,一种担心,担心老师指责我偷懒,担心同学会注意到我挤车都不会,担心别人发现我没有座号。或许,无论是必要还是不必要,这些担心都是“必须”。

        单相思 

        心理的成熟促使自己对异性的爱慕,并且与日俱增。曾经的我,还以“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自封。那是一个冲动的季节,一个浪漫的时节,一个让自己无限幻想的境地。

        从小学开始,自己开始对同班的一名女生芬产生了好感。或许,小学时自己什么都不懂,不会过于在意这朦胧的感觉。初一以后,自己的内心,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自己开始向往所谓的爱情,芬当时虽已不与我同班,却仍是同一学校同年级的,时常还是有见面的机会。而其实我那时却是个“十分害羞的小男孩”,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见了女生就脸红。所以即使我见到芬也几乎不与之说话,更不用说去表白自己的爱慕,一切都只能藏在内心。

        然而,当时周围的同学与我一样,都喜欢去打听“谁喜欢谁”,再去撮合他们。于是,我也变成了一个“靶子”。曼,是我的小学的同班男生。初中后,也是同校不同班。我的心思被曼知道以后,曼便一再要我表白。这无疑让我的内心更加矛盾,一方是一个胆小害羞的我,一方是渴望所谓爱情的我。曼一次又一次为我打气,而我却始终不敢表白。最后,曼替我写了一封“情书”交给芬。这之前,曼也将“情书”给我过目,我也不知该说什么。或许,那时,只有好奇与冲动。总认为自己就是应该这样做,没有丝毫的理性。那时,自己还痴痴地认为:自己一定会与芬在一起,而且很开心,快乐,幸福。

        不久,自己便得到了芬的回信,且在信中明确表示“不喜欢你”。而此时的我还欣喜若狂,以为芬回信了就一定还有希望一般,开始痴痴地坚持,并且自己亲自又写了一封信交给了芬,还更加大胆地继续说“喜欢”的字句。这一次,芬过了许久才回信,而且信中表示出对“喜欢”这类语句的厌恶态度。或许,此时的我才刚有点领悟,明白了自己的一厢情愿,而自己还是第三次写信于芬,只是开始注意信中的用词。然而,这次以后芬再也没又回信给我。直到一天中午,我碰见了芬,她边哭边告诉我,以前我给她的信都被父母知道了,要我以后别再写信给她了。这对我来说既意外,又害怕。因为我担心芬的父母会来我家找我麻烦。事实证明,我得担心是多余的,而至此,这一段的故事也就结束了。而又开始另一段故事……

        我开始喜欢班上的一名女生茜,这次开始还是展开主动的攻势,似乎自己真是“一回生,二回熟”,开始主动写情书,送礼物,却更快得到了更惨的教训。茜在一次课间当面表白了自己的态度:希望彼此只是一般的朋友。如此,我的又一段相思故事结束了。

        以上所涉及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搭车,似乎并不重要。一个关于“早恋”,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敏感的话题了。然而,在我看来,事实上,本质上都一样。因为成长,成长伴随着错误,错误是不成熟。其实,如果说成长中犯错能促使自己的成熟。那可不可以说,适当地犯错误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呢?其实,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错误的成长不是真正的成长。理解了这一点,我想搭车绝不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方面,“早恋”也绝非那样可怕与敏感。理由很简单,这都是成长。

        经历了才会明白:有的事不必去计较与在意,有的情不必轻易去追求与拥有。其实,没人会去注意你的这些丑事。只是自己心中明白:得到的大于失去的。

        读书

        这一个神圣地天职——读书——作为一个初中生而言,难以忘记的是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在班上排名第九,而锋排名第七。锋是唯一一个小学、初中都与我同班的同学,所以父母常拿我与之比较。这一次我便遭到父母的责备,仅因为我比锋落后两名。期末考试时,我取得了第五名,且在班级男生中是第一的,却并未得到父母的表扬。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而我却历历在目。现在回想,不由发觉,其实我一直都在认真学习,并未由于期中受到指责而变得努力。进步是自己的,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成功;期末时,我并没有想到父母会表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让自己心安,只是这回父母至少不会责备我了。可见,在那时,我便已形成一个观念:我是不值得父母表扬的孩子,只能被批评——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了!

        或许,因为自己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不会得到亲人的肯定与表扬,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记得一次上物理课,当时已是初三,即将中考。我回答一个提问,得到物理老师的表扬:“不错,你还能考得上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吧!——几个月后,老师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父母的教育让我难以自信,不能大胆肯定自己的实力,曾经有位心理学专家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或许,这是哲理。或许,这仅是一个简易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我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便是最佳的事实论据。

        敲诈勒索

        这是人生中最为不采的一幕了。 在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期终考试的第二天,我与锋一同考完试准备离开学校,还只走到操场上,被一群“社会青年”拦住,向我们要钱,我们不做声。他们便强行搜取,然后才让我们离开。

        此事,不久便被父母知晓,问起我时,我只好一再否认,才将此事搪塞过去。

        此后,我又有两次类似的经历,这些我一直却深埋于内心,权当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一般。当时,我也不知自己为何会如此行事。或许,此时的自己应当“佩服”自己当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显然,这一连串的事件,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并没有什么,而心理上的伤害是无穷的。

        社交

        说白了,那时班级的风气是较差的,自己成了许多顽皮同学的欺负对象。虽然,自己平时行事老实低调,不去招惹是非,却也难逃厄运。这让我吃了不少“皮肉之苦”,却更反衬出内心的孤独,没有朋友,无处倾诉,不敢告诉家里,“打掉牙也只能往肚里咽”。
        
        一天课间我去上厕所,同班一位男生便将门从外面锁上。害得我弄了半天才打开,且手都被门栓划破。事后,我也十分气恼,却又不敢与他正面冲突。只是将此事以写纸条的形式夹在作业本中,告诉班主任老师,却又一直杳无音讯。

        又有一次,学校组织外出游玩。坐车途中,班上一名女生将自带的食物分给大家,而我一次次拒绝接受,继而许多同学都说我“封建”。

        不仅无能真确处理与同性间的冲突,也无法正视与异性的接触。

        种种的不快与无知让自己深深的陷入了痛苦,得不到理解与支持的我,最终采取了众多人难以理解的解决方式。

        笔友

        也不知自己从何时开始喜欢听广播,也不知自己从何时开始听一个关于交友的节目。或许,这恰恰弥补了当时我内心的空虚。然而,当时的自己也是不敢将真正的心事告诉笔友,毕竟相互并不熟悉,曾未谋面。但这也或多或少为自己心灵释放了压力。可随初中时代的结束,自己也与这些笔友没有了联系。

        拿钱邮购

        难以记得自己从何时开始偷偷拿去家中的现金去花费了。每每看到一个中奖广告自己都会欣喜不已。不久,来信说自己中奖了,需汇一定的邮寄费用,都是上百元。或是去邮购什么“宝典”,“秘笈”,而每次得到的只是一些没什么价值的物品或几张复印的材料。可自己却一直对此“乐此不疲”。直至初三被家人发现。

        自杀

        或许,那时的自己不懂得生命地意义。或许,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无助,痛苦将自己推向绝望地深渊。一次又一次痛下死的决心,却又无法真正的实行。面对人生的烦恼,自己难以支撑。于是,将对生命的漠视作为自己的最后出路。

        初三刚结束会考之时,自己一心只怕考不上重点中学,下定决心去买了一盒农药。当时的场景至今是不堪回首,只知一个丝毫不懂农药相关知识的自己,在支支吾吾中随便拿了一盒农药付了账,连忙回家藏了起来。

        对生命地漠视,就是对自己的漠视。或许,那时的自己的情感世界是他人所无能体会的。我想: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如此看淡,他又如何能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去做好哪怕一件小事。

        由此,必定要涉及到自身的家庭关系。可以说初中短短三年,让自己与父母在精神情感世界中,完全隔绝了。“没有一点用”,“你看别人的小孩都是那么会说话,开朗”,“别人的小孩都天天运动,打篮球,你怎么一点也不会”,“别人的小孩都有一点业余爱好,特长,弹钢琴什么的,看你啥都不会!”……这样的话语在我的耳边响起过无数遍,一切的一切对我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语句。继而,我开始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许,可以说,我的内心,让心灵日趋黑暗与沉重。

        而在此,可以看出那么多评价的话语都大可归为一个“比”字,都是父亲在将我与周围的同龄人进行比较,拿我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实质上,人是不同的,我的缺点便很可能是别人的优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那时的我也不得不认为父亲的评价较有道理。或许,父亲一直为之的负面激励教育而叫好,而实际上我越听到这些负面评价,越不敢说话做事。“心被束缚”了,甚至连自己本能做好之事也不敢去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然。那时的我自然不会想到这些,只能是在这个漩涡里越陷越深。

        三年的初中,自己开始隐藏自己的心事,不敢向任何人提起,遇到的烦恼也只能是默默地承受。压抑于内心,在自己的印象中,没有听到过父亲的一句表扬之语,认为自己在之的眼里是一个不争气,没用的人。

        日前看了一篇心理学专家写的文章,题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不禁恍然大悟,然则,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事到如今,我虽然明白了许多,但我也不得不说,那三年在我的心中所留下的阴影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此时,我无意去责怪自己的亲人。然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见,这其中蕴涵了怎样沉重的责任与深远的意义。

        母亲在自己心中,是一个不会过于关注孩子心理状况的家长。所以,也一直未能与之有什么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而说远一些,这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又承受了上上代的影响。所以,在此我真诚的祈祷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这一代以后别再重演!

        于此,说几个故事:逢年过节,家中就会到祖父母家吃“团圆饭”。其间,父母与兄弟姐妹间就免不了寒暄一下,说几句客套话,也会涉及到对我的评价。父亲会指责我的缺点,然则亲戚们会为我圆场,夸我,而我对此不好说什么。因此,让父觉得我不接受他的指责,而被亲戚们的那些虚假的表扬之词所动,认为我不听劝,实质上我无能辩驳,只是以后,尽量少去吃“团圆饭”,宁愿自己呆在家中。

        父亲口中常说“父子如兄弟”,实质上我是绝不敢这样想的。怕父亲,怕老师都成了我的天性。那时我体育成绩欠佳。父亲要我去找体育老师问体育达标的标准。我不敢问,但父命不敢违。最后,只好写了一张纸条,趁一次体育课下课时,塞给了体育老师。

        一次,父问我:“上课时要上厕所怎么办?”我说,忍着。那时,班主任对我班十分严格,对上厕所之事也说上课时尽量先忍一下,所以我如此回答。至此,令父勃然大怒,我又受了一顿“皮肉”之苦。不得不说,举手请假去上厕所。可实际上我更不敢在课中上厕所了。

        初二之时,班上有同学入团了。父知晓后,便认为是那个同学跟老师拉了关系,所以这么早入团,又将我与那个同学“比”了一大通“毛病”。

        一桩桩的事实,如同一个个的怪圈套于我心,让我难以释怀。其实,说白了,自卑的心理已深深植根于我的内心,这成了我生活之中的“万恶之源”。那么,我会变得行事十分小心,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不敢与人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也不轻易相信他人,越来越封闭自我……这些均成了那时我内心的写照。

        在此,提出一个问题:我的情况如此,那我周围的人呢?一方面,我不得不说,并不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也不便作评价;但另一方面,由自己的了解可知,他们的心理状况都没有我那样。在此,我主要想说一点:别人的父母或许对孩子辱骂,甚至是更加厉害的体罚,但并未对孩子过于的严格管理或约束。其实,家长对孩子体罚并非大事,彼此内心的隔膜才是关键。总之,父母为孩子想得太多并非是一件好事。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的。另外,也可能与自身的先天因素有关,因为自己从小比较胆小害羞之类。

        总之,我有我的不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别人的成长经历是无以类比的。下面,来谈谈发生于我初中同学翔的事。

        翔自从进入初中后,就在外面疯玩。时常夜不归宿,不认真学习,屡次违纪,且屡教不改。有一次,翔又与其认识的几个“义气哥们”跑到了很远的外省。由于离异,翔一直与母亲生活。这次事中,翔母感到十分绝望,认为翔已是无可救药。遂开煤气自杀,结束了生命。翔回来知道后,开始还颇为震惊。可不久后,又回到了原样——母亲的死并未唤回儿子的心!

        这是一个典型也许也较为极端的例子。“不爱学习”,“不听话”,“坏孩子”成为了许多人对翔的评价语。而在周围,与之类似的同学是不为少数地。虽然,我平时与这类人交往很少,但我也能感觉到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与成长环境。无论他们有多坏,他们中都没有一个是真想“坏”的。“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句话或是十分恰当的诠释。

        下面,再谈谈另一类:遵守校纪校规,为人忠厚,成绩却差。在我的周围,是有许多这类同学的。喜欢干自己的事,不去过多与人交谈。学习时虽花了时间却未真正投入。或许,他们也有不幸福的成长经历,却不轻易表露,只是自我默默地承受,或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逃避。

        还有一类,自是成绩较为优秀,平时表现较好的一类。其实,也不难看出,其父母对他们实施了较为恰当的教育。
在此,我不想说“打孩子”就不好,一定要的是:完全尊重理解孩子。只是认为没有完全,万能的最为正确地教育方法,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适合其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