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人际交往中的刺猬效应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1-08-17 | 浏览:261次 ]

人际交往中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相爱的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刺猬效应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为此,一位心理学家试图用实验来证明这一论断:他在大学里选择了一间刚刚开门的大教室,当里面只有一位同学时,心理学家走进去,并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重复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空旷的教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尽管心理学家尝试着变化自己的位置,比如分别坐在被试者的左边,右边,前面或后面,但是被试验者在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提出:“你想干什么?”

  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个自我空间的保护意识很强烈,人的这个自我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甚至因此恼怒。

  个人空间是相对的,它的范围的大小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所决定。简单地说,合适的距离取决于你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所处环境。(人际心理http://www.gaoyn.com)

  刺猬效应——距离把握

  1、关系与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即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给出了清楚的解答,它将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当下的关系相称。

  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15厘米之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手可及”,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远范围也仅是15厘米到44厘米之间,面对面能够清楚地看见对方的表情和眼神,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近范围距离为46~76厘米之间,相当于两臂的距离,仅能保证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如果与素昧平生的人保持这种距离,就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熟人之间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一端。

  社交距离。

  这已完全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近范围为1.2~2.1米,相当于一个人竖躺在两人中间的距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间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能增添一种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近范围约3.7~7.6米,远范围在10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多用扫视,少有注视,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2、调节距离的弹性

  当你了解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划分后,你就能通过判断与对方的关系来决定距离,但是,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懂得如何调节距离的弹性,做到不近不远,不亲不疏,这需要一些技巧。

  在不同情境中调节距离。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是可变的,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由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决定。当情景不同时,你应当因势调节距离。

  文化背景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对“自我”的理解都不一样。比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仅限于心灵,他们认为作为物质的肉身,只是心灵的寄存体,暂歇地,是身外之物,精神和心灵才是真我。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热情的情况。你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前,需要了解一些他们意识形态上的状况,以免引起对方反感。

  社会地位差异。

  一般情况下,社会地位高的人要求有更大的自我空间,因此无论你和对方的关系到了怎样的程度,你都需要和他保持比一般人更远一些的距离,过分亲密对他来讲,无异于不尊重。

  性格差异。

  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也愿意主动去接近别人,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即便你是他的好朋友或是家人,你都要保证和他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

  尊重别人的隐私

  即便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夫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他人不愿意、不主动告诉你的事,追问他人的秘密等。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要有容纳意识。

  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所谓距离产生美,每个人在和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都要掌握“距离”的分寸,随着关系的改变调节距离,让人觉得舒服,安全,这才是友谊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