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失败的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时间:2008-06-22 | 浏览:415次 ]

昨天晚上,在朋友那里看到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便偷偷记在心里,准备找机会如法炮制一番.

故事讲述的是一对父子的往事。父亲给儿子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蚂蚁和一只蟋蟀。蚂蚁每天辛苦忙碌为自己准备食物,而蟋蟀什么都不干,每天在洞口快乐的唱歌。冬天到了,勤劳的蚂蚁躲在家里,享受储备好的食物。快乐的蟋蟀却在饥寒交迫中悲惨的死去了。故事讲完后父亲问儿子:“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愿意做蚂蚁还是蟋蟀?”儿子说:“勤劳的蚂蚁。”父亲说:“我也希望你是一只快乐的蟋蟀。”儿子听到后心中充满感动,他感受到父亲的爱和智慧,他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爱我的儿子,我更加希望他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一生一世,永远快乐无忧。如果还有一点私心的话,也只是希望他能够感受的我的爱,心里有那么一点点感激就足够了。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故事和他讲一讲,让他也和文章的作者一样,对父爱的深沉和细腻,对一些理解,对一些感动。

随后,去妻子的学校接他们。回来的路上,我对他讲了这个故事。儿子听得很认真,他特别喜欢听故事,也会将很多故事。最后我也像作者的父亲一样,煞有介事的问道:

“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愿意做蚂蚁还是蟋蟀?”

我盼望儿子也像作者一样,慎重思考之后,选择蟋蟀。那样我便会出奇不意给他来一段真情告白。我自信我比文章中的父亲说的还要好,还要感人,让他一下子感受到父爱的博大、深沉与细腻,让这个细节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震撼,烙下深深的印记。多年之后,他长大了,成熟了,或是有了自己的家庭,还能够记起这件往事,心中充满甜蜜和感激,愈加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故意放慢车速,等待儿子的回答,等待我精心设计的感天动地的一幕的出现。

听到我问题,儿子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蟋蟀,当然是蟋蟀!”

我有些尴尬,不甘心,启发他:“蟋蟀最后可是死掉了,很悲惨的。”

儿子不屑一顾的说道:“我才不像他那么傻呢,冬天来了,干嘛不躲到洞里?”

“洞里也没有食物呀?”

“他可以借、可以找,实在没办法到小蚂蚁那里去抢呀。他比蚂蚁大多了。”儿子想了想回答。

我不知如何是好了。最后,有气无力地问道:“你为什么要选择蟋蟀呢?”

“因为他快乐,每天都快快乐乐。”

我哑口无言了。这不也正是我的希望吗?

语言教育的无力

王晓春

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是快乐和不快乐之争,其实是“现在快乐”和“将来快乐”之争。

蚂蚁选择的是暂时牺牲眼前的某些快乐,以换取日后的长远快乐;蟋蟀则相反,他选择的是只顾眼前的快乐,不管以后如何。

我相信现在许多孩子都会声称赞成蟋蟀的生活方式。他们这种宣言会很让家长和老师震惊而且失望。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的选择有不是偶然的,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糊涂或者堕落。

为什么他们会赞成蟋蟀呢?

因为他们心里有底,他们知道是自己不是未来的蟋蟀,不会有蟋蟀的命运。

他们从家长老师的过度保护和过分关怀中早就看透了:无论我什么样,你们都不会不管我。你们虽然每天用下岗失业的话来吓唬我,其实我将来要是真的考不上学校,没有工作,你们肯定比我还着急。既然你们急得像火上房一样,我还着什么急呢?我何不先学学蟋蟀,快乐快乐?我的负担够重了,我的日子够苦了。

鲁迅小时候也读过一个类似的故事,给鲁迅很大的震撼,鲁迅终生勤奋,与这个故事有关。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鲁迅的家庭当时正在衰落,鲁迅作为老大,承受着极大的生活压力。鲁迅的危机感来源于亲身体会,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和故事中的蚂蚁差不多,未来不保,所以他能够与故事发生共鸣。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亲身体验的是过度保护和过分安全,而危机感只是挂在他们家长嘴上的东西。请问他们如何与故事里的蚂蚁共鸣?

这地方我们就看出语言教育的无力了。很多老师都迷信“说服”,迷信“讲道理”,其实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当你的亲身感受与别人对你讲的道理大相径庭的时候,讲道理的人不管多么起劲,都是在做无用功。

现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充斥着目光如豆的短期行为。周围都是蟋蟀,竞相比赛谁唱得欢,没有几个人像蚂蚁那样深谋远虑的。在这种氛围里,想要孩子崇拜蚂蚁,无乃太难乎!

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

取消过度保护,把学习和生活真正承包给孩子本人,家长教师只做有限度的帮助(今日中国的家长教师对孩子都过分热心了,此之谓溺爱),如此,用不着讲什么故事,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蚂蚁的思维方式。

人无近忧,不大可能远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家者饭来张口,他是不会考虑一个月的支出的。想让孩子有远虑,就得让他当自己的家。这才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至于讲故事,只起辅助作用。

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它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缺点是活动太少而说教太多,殊不知孩子主要是在行动中,而不是在言论中成长的。

我于是想起了陶行知先生。他把自己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真是伟大!

教育是一种行动的艺术,绝不是单纯的嘴皮子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