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总是想去控制孩子,该怎么办?

[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8-06-28 | 浏览:478次 ]

1


有时我在想,我们为什么想控制孩子?

也许真的是爱的太深,生怕他们受一点点伤害。

在孩子年幼时,这样的管束,的确能保证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

可这应该是行为层面的管束控制。

如果一个孩子任何想法都被直接否定,连思想也被控制的话。

那这跟一个牵线木偶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为什么想控制孩子?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却不是因为爱。

而是因为焦虑。

因为父母对自己人生的焦虑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以期能通过控制孩子得到释放。


2


前段时间收到一位妈妈的来信:

我家男孩5岁多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的儿子,胆怯?情感丰富?玻璃心?

 

这孩子一直是很暖心的那种,只要我说句累了,他就会自己走,不再要我抱,出门在外,他总是细心的帮我看着行李,从不乱跑。

 

朋友都说他很成熟,不像个孩子,我每当带他在广场上玩,别的孩子都会像只快乐的小鸟满场飞,而他总是小心翼翼的在旁边看着,从不主动加入他们。

 

在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听话,习惯很好,能安静睡觉,乖乖吃饭,但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不爱表现自己。

 

有好几次看电视都哭了,其中有一次是一个孩子被人抱走离开妈妈的场景,她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觉得孩子可怜,我问,是不是怕妈妈离开你?他说不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你说的,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爸爸不在家,我一个人带孩子难免有些烦躁,有时候会耐心的和他讲道理,但有些时候会吼他。

 

昨天晚上我让他喝提高抵抗力的,他不干,我耐心给他讲了很久,他就是不干,我忍不住打了他,他最后还是喝了,洗澡的时候我给他讲,为什么要喝,我是为了你好,希望你健康快乐,好好的,妈妈以后忍住不打你,不吼你,他就哭了,我不知道他是为什么哭、

 

说了这么多杂乱无章的,希望你能帮帮我,我觉得你以一个男性的角度分析,更能准确的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当时我给的简单回答是:

他也许也曾渴望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不喝,就是一种态度。

可母亲总是有办法让自己让步服从。而且还是有很多理由的。

久而久之会有一种强势在其中,让孩子习惯顺从,而不愿意表达自己。

这样的结果还会造成敏感心,因为怕犯错,还想讨好自己的母亲。

 

建议你一定要控制情绪,不要用强权方式来让孩子听话。

而且要少讲道理。

比如,一次或者一时不喝那个增强抵抗力的东西,也不会有影响的。

妈妈也可以试着让让步啊!


不知道这位妈妈有没有尝试着让步,多给孩子一些表达自己的机会?

当然,在很多的家庭里 ,父亲的缺位,也是妈妈焦虑易发脾气的根源。

希望爸爸们在忙工作的时候,也多关心家人。


3


曾看到一个这样的心理咨询案例。

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什么都不做。

天天就窝在家里,吃泡面,打游戏,不工作也没有任何交往。

 

后来心急的母亲拉着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原来问题竟然出在了那个离世很多年的父亲身上。

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从小到大对他的控制欲都很强。

不管他做什么,都会进行干涉。

比如从小选择兴趣班、交哪些朋友,到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份工作,都是父亲说了算。

成年后,他也试着去找过工作,可总是做不长久。

后来父亲又突然离世,导致他好像失去了方向。

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成了如今这幅模样。

 

当时看到这个案例,我的后背不由得发凉。

因为同样作为一位父亲。

我也常想着自己经验足,是过来人啊!

也会对孩子进行干涉,想着给孩子最好的选择。

 

可结果呢?一旦失控的话。

孩子的将来也堪忧。

所以我常常自我警醒,爱的同时,千万不要以爱之名来控制孩子啊!


4


我们养育孩子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应该是用守望型的爱。

怎么理解这种爱?

在《麦田的守望者》里,作者塞林格说:“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其实这种状态非常像养孩子。

我带小小鱼去楼下的小游乐场玩时候,感受就特别深。

一群孩子在那玩着各种把戏,有时危险的玩具枪和铁棍都会出现。

危险没有的时候,我就远远地看着他们。

但是危险来了的时候,一定要抓着它。

 

而且,我们要在这个守望的爱里,多加一些空间。

这个空间越大,孩子越能感觉到自由,越有机会实现真正的自我。

而非时时刻刻看父母的脸色,或者直接被父母给暴力驯服了。

 

当我们年幼时,面对父母的控制无法进行反驳。

可是当我们为人父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渴望,什么是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

那就要反思自己,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