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少年心理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惹家长生气?

[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8-04-07 | 浏览:336次 ]

昨天在超市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坐在购物车里,她嘟囔着什么,不是很开心地扭来扭去,使得购物车吱吱作响;妈妈假装没听见,继续挑东西。


然后,她悄悄地从购物架上拿些东西放在车里,再把另外一些东西扔在地上。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严厉地警告她别再嘟着嘴装不开心,并要求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回货架。


警告不奏效,女孩继续自己的游戏。这次,妈妈一边捡起扔在地上的面包,并且一边认真地对女儿许诺:如果她在超市好好表现,那么晚饭后就可以吃冰激凌。


但是,等妈妈一转身去拿其他他东西的时候,女儿又捡起一件东西扔出了购物车。妈妈打了女儿手背一下,她大声哭了起来,哭声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注意,妈妈只好提前结束购物,赶快推着车去结账了。


这种情况,与其给孩子贴上“被惯坏了”的标签,我更想去追问一下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 什么需求如此强烈,以至于不惜被打手和训斥?

  • 什么需求如此强烈,以致于冰激凌也没法收买?

  • 难道孩子的需求是和妈妈作对吗?


早期负面行为是情感需要的指示灯


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中,这样的行为被归为“寻求关注的行为"(Attention-Seeking Behaviors),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家长即刻的关注,满足孩子被关注的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父母是婴儿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他们完全依赖于父母以获得必要的营养、爱与支持。在不断试错过程中,婴儿无意识地学会了如何持续地得到父母的关注,以及什么情况下会失去关注,也从和父母的互动中学会了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最有效快速地获得关注,不同的行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孩子而言,就算是被训斥、被唠叨、被不断提醒和被惩罚也比被忽视要强得多;更何况,忽视自己的人还是生命中重要的成人。


这种学习方法和结果伴随他们长大,以至于大孩子甚至某些成人,在正面和积极的方式获得的关注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选择通过“负面行为”来获得,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


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得澄清一下,我给“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都加上了引号,因为我并不情愿给孩子们的行为加上一个道德判断。孩子们表现出的行为其实是其内在需要达成度的指示。就像,只有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了,你才能知道该换发动机机油了。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指示灯的亮起是汽车在做坏事。同理,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是其内在需要的指示,是其内在动机系统和情感需要的指示,让我们得以在孩子还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的时候,通过行为表现来了解其内在需要和成长。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约定俗成的词汇以前,我们姑且使用这两个词汇,不过上面提到的这一点也请谨记在心。以后很多话题的展开都会围绕着这个信念展开。



孩子“熊”是陷入了寻求关注的“恶性循环”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习并理解了与父母相处的模式,而这种学习也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中。


当孩子通过正面行为得到的关注没法满足他的需要,大脑会无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通过“负面行为”来获得即刻的关注。根据孩子们的过往经验,他们正面行为不一定能够获得关注,但是负面行为可以马上获得关注。

试想一下,孩子哪些行为会让你立刻放下手头工作或者手机转而关注他们:


  • 是“正面行为”——孩子搭好了一个乐高想让你看看?

  • 还是“负面行为”——故意将自己的东西丢得到处都是?

  • 当孩子提出(多次提出)想和你一起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正在忙着而拒绝或敷衍他?

  •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负面行为的时候,你是否立刻给予关注?


“过分地寻求关注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大脑发展出来的对早期被忽视经历的回应或补偿。” 毕竟,寻求与父母的互动是婴幼儿的基本生存本能,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来形成安全感和自尊。他们会尽一切可能获得父母的关注,这是孩子们的生存本能。


这个逻辑听起来不可理喻,却又真实存在。在无意识层面,孩子早期表现出的负面行为,是为了获得父母即刻的关心以满足自己对被关注的渴望。这样的策略被多次实践证明很管用,在潜意识层面被不断地强化,并反复地使用,就形成下图所示的恶性循环。

这个循环中,孩子的“负面行为”每次都获得了预期效果(受到关注)并得到强化。更糟糕的是,一些惩罚手段则是进一步剥夺孩子和父母互动的机会,并带来情感上的疏离,加重了孩子对被关注的渴望;进而触发更深一层次的负面行为。




怎样打破“负面行为”的恶性循环


通过说服教育是无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因为说服教育和讲道理是要求孩子在理性层面做出选择。因为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的时,做出的是不经过理性选择的本能反应,就像膝跳反射一样。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这个机制又会被激活,就像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膝跳反射一样。


每个人都有寻求关注的需求和本能,如果你仔细观察,成人当中也有很多典型的寻求关注的行为,比如戏精(Drama Queen)。不过如何寻求关注的策略则是孩子在与自己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样的,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也会发展出类似的关系。


既然“寻求关注的行为”是与成人的互动中学习而来的,那么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一种很有效的互动策略叫作“随机的正面关注。”


随机正面关注策略,五步管教“熊孩子”


首先,随机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家长对每个正面行为都给与关注,会导致孩子对外在关注过分依赖。毕竟,家长和老师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逐渐从依赖外在的评价体系转向重视自己内在的动机系统,而不是反之。


随机的正面关注策略有以下五个步骤,目的是有效遏止“负面行为”,并且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


I

观察记录,决定给以正面关注的频率

观察自己的孩子,看他在独自玩耍或学习多长时间之后,开始有寻求关注的行为(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这就是家长需要主动给予正面关注的频率。


II

跟踪比对,确定时间和场合

观察自己的孩子,看他是否在特定的时间或者场合更容易做出寻求关注的“负面行为”。比如晚饭后睡觉前那段时间你忙着自己工作的时候,或者和特定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对妈妈比对爸爸更多地表现出寻求关注的“负面行为”,亦或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有那种行为倾向。


III

确定方案,列出你能想到的对孩子给予正面关注的行为

作为家长,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给孩子正面关注,比如:

  • 听孩子聊学校发生的事情

  • 在孩子的玩具或书里留下温暖的小便签

  • 在他玩的时候,送上一个拥抱和微笑,或者拍拍他的头或者肩膀

  • 在他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恰当地具体地表扬

  • 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花时间听他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不时给孩子语言上的鼓励

  • 在涉及孩子的决定中询问他的想法,有可能的话,让他也参与到做决定的过程中

  • 家里有客人的时候,请孩子帮忙一起招呼客人,并且真诚感谢他的帮助

  • 利用上次提到的“提及性谈话”策略来给以孩子“间接”的正面关注

VI

开始实施,耐心而细心地体会孩子的变化

执行的时候,切记两点:

  1. 对于孩子的负面行为,能忽略就忽略,不能忽略就平静而坚决的制止。但是,不和孩子纠结其负面行为,不发脾气、不数落、不说教,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强化其负面行为。

  2. 当孩子按以往经验“应该”出现“负面行为”而没有出现的时候,马上给他正面积极的关注(例如上述列表中的行为),然后再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V

优化改进,问题诊断

如果两三周之后,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明显的转变,那么考虑下述三个原因:

  1. 你虽然在使用正面关注的策略,但是依然给予了“负面行为”足够的关注。有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负面行为付出了多大的关注。如果是这样的话,请继续使用“随机正面关注策略”,并且极力克制自己,在孩子出现负面行为的时候能忽略就忽略,不能忽略就平静地制止或转移注意力,不纠结不发脾气。  

  2. 你给以的正面关注依然没有满足孩子对关注的渴望。那么请提高频率和创造多种方式来给予正面关注。

  3. 孩子的负面行为除了寻求关注以外,可能还在满足其他需要。

尝试回答下面问题(多选)

  • 当孩子做那些负面行为的时候,是否在查看你是否在注意他?
  • 如果你离开房间,那些行为是否就停止了?
  • 这种行为是否发生在当我的注意力在其他事情或者人那里?
  • 如果我开始因为沮丧而发脾气等等,这些行为是否还会加剧?
如果肯定回答少于两个,说明孩子的负面行为还在满足其他一些需要。那么则需确定其他需要并且采取相应策略。